<再见萤火虫>中当时日本那个时代的背景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5 03:12:15
如题
那是怎样的战乱?
麻烦详细一点

的确是二战结束前,但是具体的说是在-----东京大轰炸的时期

1945年美国陆军航空队对日本首都东京的一系列大规模战略轰炸(主要指1945年3月10日、5月25日两次轰炸)。这一空袭史称“李梅火攻”。(记得片中的妈妈杯烧成那个样子吧,这是东京大轰炸最致命的燃烧弹攻击!!!)

燃烧弹攻势

  1945年1月,柯蒂斯·李梅(Curtis LeMay)少将被任命为第21轰炸机部队司令,2月19日,第20航空军的指挥部发出了将“试验性”燃烧弹空袭提到了优先位置的新命令。美军在1945年2月23日至24日首次对东京采取大规模燃烧弹攻势,当晚174架B-29轰炸机在东京抛下大量凝固汽油弹(Napalm),把东京约2.56平方千米的地方焚毁。这更坚定了李梅实施大规模夜间火攻的决心。

  李梅重新评估局势,想出了一个重大的战术变化。他决定在下次的任务中,拆除轰炸机上所有的枪炮炮塔以及弹药 (只留下尾机枪手),以减轻 B-29 的重量,以携带更多的燃烧弹,并在五千到六千尺的低高度间展开夜间轰炸。引发大火来震撼日本国民,破坏散布在居民区的生产零部件和预制件的小作坊,达到彻底瘫痪日本军事工业的目的。为避免不必要的伤亡,空袭时隔轰炸机单独轰炸而不进行编队。由前面的轰炸领导机首先投弹, 引入目标区。该计划使已经习惯了安全的高空投弹方式的战斗机组人员疑虑重重。李梅发现日军夜战装备不足,而且李梅决定延后将计划呈送华盛顿的时间,由自己承担这次作战任务的全部责任。

  3月9日至10日,美军派出334架B-29轰炸机从马利亚纳群岛出发,再次使用凝固汽油弹对东京进行持续2小时的轰炸,每架飞机携带六至八吨燃烧弹,燃烧面积可达6500平方米。二十四时十五分,两架导航机到达东京上空,在预定目标区下町地区投下照明弹,接着投下燃烧弹,为后续飞机指示目标。随后大批轰炸机接着以单机间隔依次进入投掷燃烧弹,火势迅速蔓延开来。当晚东京出现 火灾旋风(Firestorm,大火造成的灼热气浪与冷空气形成强劲对流风),334架B-29共投下了超过2千吨燃烧弹,产生的高温足以使区内所有可燃物(包括人体)烧着,造成近4万人死亡,近41平方千